• <samp id="gkk0k"><tbody id="gkk0k"></tbody></samp><th id="gkk0k"><menu id="gkk0k"></menu></th>
    <ul id="gkk0k"></ul>
    <strike id="gkk0k"></strike>
  • <strike id="gkk0k"><s id="gkk0k"></s></strike>

    債務人去世后所欠債務如何清償

      債務人去世后所欠債務如何清償
      文|李紅波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民事業(yè)務部律師
      案情簡介
      2004 年起,原告施某某開始陸續(xù)借款給被告盛某某,被告盛某某按照約定的利息準時償還大部分借款本金和利息。截至2011 年8 月30 日,被告盛某某拖欠原告施某某部分借款本金,并要求增加借款數(shù)額。雙方簽訂了《貸款合同》約定借款金額共計1660 萬元,月息1.5%(其中有400 萬元為1.4%);貸款期限為三年(2011 年8 月30 日至2014 年8月30 日)。違約責任:被告未按本合同約定及時支付利息和歸還貸款,原告有權采取各種措施限期或提前收回貸款和利息。對于其貸款原告另按日計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在本合同有效期內(nèi),被告因經(jīng)營不善,發(fā)生嚴重虧損或發(fā)生其他重大債務糾紛,原告可以停止發(fā)放新的貸款,并提前收回已發(fā)放的貸款利息。
      合同簽訂后,原告施某某將不足的借款本金匯給了被告盛某某。被告盛某某按照約定每季度支付利息至2014 年3 月份。2014 年4 月起,被告盛某某沒有支付利息,并且電話關機,家屬也聯(lián)系不上被告盛某某。原告施某某起訴被告盛某某要求提前償還借款。盛某某在法院受理案件后死亡。原告依法申請追加被告盛某某的妻子陸某某、兒子盛小某為被告。
      案件分析
      (1)本案的第一個爭議焦點是如何認定夫妻一方所借款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進而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還款責任?
      雙方當事人就債務性質為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存在爭議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以夫妻二人各自的工作、經(jīng)濟情況以及二人之間夫妻關系、對家庭經(jīng)濟的貢獻等綜合進行判斷。
      司法實踐中涉及夫妻共同債務問題的案件中,一類最常見的情況是: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債權人持與夫妻一方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或一方出具的欠條向人民法院起訴,主張由債務人及其配偶對該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此種情況下,有些受訴法院會將債務人的配偶追加為共同被告,既可能是根據(jù)債權人的請求,也可能依職權追加。追加債務人的配偶參加訴訟后,只要通過審理查明,借款確實發(fā)生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而債務人夫妻沒有實行約定財產(chǎn)制或者雖然實行約定財產(chǎn)制但未于借款時明確告知債權人,一般均會判決債務人及其配偶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這樣有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也便于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但在雙方當事人就債務性質為借債之人的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存在爭議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必須對該債務的性質作出判斷。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多以夫妻二人各自的工作、經(jīng)濟情況以及二人之間夫妻關系、對家庭經(jīng)濟的貢獻等綜合進行判斷。在債務人的配偶能夠舉證證明債務人所借債務確實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其配偶不承擔清償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所借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應承擔償還責任。本案被告盛某某所借債務用于做生意,是家庭收入的來源。被告盛某某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對外所負的債務,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被告陸仲梅應當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2)本案的第二個爭議焦點是被繼承人去世后債務如何承擔?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繼承遺產(chǎn)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chǎn)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被告盛小某作為盛某某的子女,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應在繼承遺產(chǎn)范圍內(nèi)對該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判決第一項:被告陸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給原告施某某借款1660 萬元及利息、滯納金(自2014 年7 月1 日起按月利率1.53% 的標準計算至實際履行之日止),并支付截止2014 年6 月30 日的利息735,000 元。第二項:被告盛小某在繼承死者盛某某遺產(chǎn)范圍內(nèi)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延伸思考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五條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jīng)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法院通知繼承人參加訴訟會有兩種情況:
      (一)繼承人表示參加訴訟的,變更繼承人為被告,繼續(xù)審理,已經(jīng)進行的審理對變更后的被告仍然具有法律約束力,但被告僅以繼承遺產(chǎn)的價值為限承擔賠償責任。
      (二)繼承人表示不參加訴訟的,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的做法也不一致。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當終止訴訟,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被告死亡,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案件沒有適格的被告,無法進行審理,應當終止訴訟。原告應以繼承人為被告,另行起訴。第二種意見認為,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時,通知其作為被告參加訴訟,查清遺產(chǎn),判決以死亡的當事人的遺產(chǎn)承擔責任。這樣可以節(jié)省司法資源,減輕當事人的訴累。第三種意見認為,如果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的,不能簡單地直接將其列為被告,但是判決結果與其有利害關系,應當將其列為第三人,查清遺產(chǎn),判決以死亡的當事人的遺產(chǎn)承擔責任。
      以上觀點都是站在不同角度考慮的,各有各的道理,但僅僅解決了程序上的問題,對于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調查和債務清償問題并沒有涉及。審判法官通常會把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調查和債務清償義務推到法院的執(zhí)行階段。
      事實上,法院執(zhí)行過程中對被執(zhí)行人財產(chǎn)的調查有明顯的局限性,在繼承人不配合的情況下,法院執(zhí)行時對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調查會陷入僵局。繼承法對被繼承人的債務的清償也沒有詳細具體的規(guī)定,無法順利解決執(zhí)行的問題,導致對債權人的保護缺位。筆者考慮對于被繼承人的債務承擔問題應當參考借鑒臺灣地區(qū)民法典中的繼承編修改繼承法,改公證繼承和訴訟繼承的模式為非訴的申報制度。
      臺灣民法典第1156 條繼承人于知悉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nèi)開具遺產(chǎn)清冊陳報法院。前項三個月期間,法院因繼承人之聲請,認為必要時,得延展之。繼承人有數(shù)人時,其中一人已依第一項開具遺產(chǎn)清冊陳報法院者,其他繼承人視為已陳報。債權人得向法院聲請命繼承人于三個月內(nèi)提出遺產(chǎn)清冊。法院于知悉債權人依訴訟程序或非訴程序向繼承人請求清產(chǎn)繼承債務時,得依職權命繼承人于三個月內(nèi)提出遺產(chǎn)清冊。第1157 條繼承人依前條規(guī)定呈報法院時,法院應依公示催告程序公告,命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于一定期限內(nèi)報明其債權。前項一定期限,不得在三個月以下。第1158 條繼承人在前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內(nèi),不得對于被繼承人之任何債權人償還債務。第1159條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屆滿后,繼承人對于在該一定期限內(nèi)報明之債權及繼承人所已知之債權,均應按其數(shù)額,比例計算,以遺產(chǎn)分別償還。但不得害及有優(yōu)先權人之利益。第1160 條繼承人非依前條規(guī)定償還債務后,不得對受遺贈人交付遺贈。第1161 條繼承人違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至第一千一百六十條之規(guī)定,致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受有損害者,應負賠償之責。前項受有損害之人,對于不當受領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得請求返還其不當受領之數(shù)額。第1162 條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不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內(nèi)報明其債權,而又為繼承人所不知者,僅得就剩余遺產(chǎn),行使其權利。 在臺灣,繼承人在知道繼承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開具遺產(chǎn)清冊向法院申報。債權人在繼承人不主動向法院申報遺產(chǎn)清冊時,可以申請法院強令繼承人向法院申報遺產(chǎn)清冊。法院在知悉債權人以訴訟或非訴的方式向繼承人主張清償債務時,可以依職權強令繼承人申報遺產(chǎn)清冊。法院在繼承人申報遺產(chǎn)清冊之后依照公示催告程序公告,命令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在一定期限內(nèi)到公告法院申報債權。公告期間,繼承人不能對被繼承人的任何債權人償還債務。公告期滿,繼承人對已經(jīng)申報和知道的債權人按照債權的數(shù)額比例以遺產(chǎn)償還。對被繼承人享有優(yōu)先權的債權仍受法律保護,繼承人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包括未到期視為已到期的債務。如果繼承人違反法律規(guī)定導致被繼承人的債權人的債權受到損害的,繼承人應承擔賠償責任。臺灣民法采取的遺產(chǎn)陳報和公示催告制度充分保護了債權人的利益,繼承人違法不陳報遺產(chǎn)清冊和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要承擔賠償責任。在臺灣繼承人享有繼承遺產(chǎn)的繼承權的同時也要承擔依法定程序主動以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償還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如果因為繼承人的過錯導致債權人利益受損害的,繼承人要承擔賠償責任。這種制度規(guī)定能夠避免被繼承人去世后,遺產(chǎn)成迷、沒有償還債務的主體,繼承人推諉等情況的發(fā)生。此制度有利構建誠信的社會體系和市場秩序值得借鑒。
      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古希臘)柏拉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av三级|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婬片aaa直播表情|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